唐书是没有列传的。

比如此次率兵截断逃窜的梁洛仁归路的宁州刺史胡演,李善是完全不知道这个人,当年参与浅水原一战的柴绍介绍,当年就是这位胡演力抗薛仁杲,杀的对方站不稳脚跟,之后薛仁杲才会绕过宁州,从泾州南下,最终在浅水原败北。

窦轨补充道:“胆气不弱秦王,技击不逊尉迟,勇武更胜叔宝。”

李善重新打量了下这位宁州刺史,看上去颇为普通,没想到窦轨给出这么高的评价,胆气可以比拟经常习惯性作死的李世民,武艺能与空手夺槊的尉迟恭相提并论,冲阵勇猛比几乎每一战都受伤的秦琼更猛,这么牛的人物,自己居然没听说过。

再往前走,李善笑着与钱九陇打了个招呼,“此次永业兄力战立功,陛下当有封赏。”

“力战立功亦寻常。”柴绍与钱九陇关系不错,两个人都长期在李世民麾下,但都不被视为秦王一脉,所以颇有交情,笑着说:“倒是永业兄居然毫发无损,实在令人惊异。”

钱九陇身材矮小,笑着说:“幸在大唐为将,否则在乡梓,怕是被斩首示众了。”

李善暗骂这个时代的人说话都这么弯弯绕绕,要不是自己前世就对唐初历史比较熟悉,还真听不懂,只笑道:“所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钱九陇其实是江南人,出身湖州,早年坐罪籍没为奴,发配朔州,投靠了当时在马邑驻军的李渊,人生才有了转机。

如果没有这么一遭事,钱九陇很可能会在席卷江淮之地的杜伏威麾下效力,后者是个狠人,每一战后都要检查士卒,但凡是背后有伤或身上无伤害的,均斩首示众。

钱九陇后面是老熟人李高迁,李善笑呵呵的说:“高迁兄别来无恙。”

现在江夏郡公与邯郸郡王之间的距离,比当年的左武卫将军与代县令之间的距离还要大,李高迁五味杂陈,行礼道:“不敢当殿下如此称呼……”

“当日初赴雁门,高迁兄助孤良多。”李善扶起李高迁,“何必如此。”

正要再叙话,李善看见李高迁身后,站着一位气度森然的将领,虽然年纪不小了,但却身板挺直,气势不凡。

“这位是……”

张瑾介绍道:“这位是刚刚归京的徐州总管,管国公任公。”

难怪了……李善眼睛微微眯起,隐隐猜到了今日李建成亲自登门请李世民一起觐见的原因,原来是任瑰到了。

“见过邯郸王。”任瑰拱拱手,态度有些随意,不过他有这样的资格,李渊旧人中,论战功,论能力,他是首屈一指的人杰。

李善笑着打了个招呼,刻意的没有多加交谈,视线落在了任瑰身后的一员青年将领身上,“这位是……”

张瑾呆了呆,他不认识这人,转头看了眼,柴绍、窦轨也有点怔然,他们也不认识。

“此次北上,某携亲卫数十,此为亲卫首领刘仁轨。”

任瑰这话一出,周围安静了下来,张瑾面露不渝之色,柴绍微微皱眉,窦轨更是要开口训责……在场的都是朝中大将或州府总管刺史,一个亲卫头领也敢混进来?

但李善拦住了窦轨,只轻笑道:“气度不凡,他日必有作为,任公好眼力。”

的确是好眼力,李善庆幸自己对唐初历史还算比较了解,他记得这一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与日本开战并大胜的名将刘仁轨。

军中(下)

并不算大的军帐内挤的满满当当,李善当仁不让的坐在主位上,其他将领分左右两侧坐定,左侧首位是资历最深,还曾经对李渊有过提携的张瑾,右侧首位是管国公任瑰。

按照惯例,既然李善被授节制诸军之权,这段时日实际主管军中的驸马都尉柴绍开始一条一条的禀报,李善看似听的专注,实际上却时不时观察着右侧的任瑰。

在知道任瑰今日抵达之后,李善立即明白了陈叔达为什么会刻意强调不偏不倚,有始有终那句话了,同时也想明白了为什么太子会亲自登门,请李世民一起觐见,提议复设行军总管府了。

对于这个行军总管的主帅位置,东宫显然是不准备放弃的……这也是被逼无奈,太子李建成出了昏招,丢了不少分,东宫可以容忍李渊不再迅速处置秦王一脉的势力,但难以容忍秦王以及嫡系将领重归战场。

要知道战场兵不是有黄河、太行山相隔的河东、山东、中原,而是近在咫尺的关内道……若是秦王叛乱,太子几乎没有什么抵抗能力。

对于太子来说,或者对于东宫来说,李世民会不会反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旦重返战场,握有军权,以其在军中的威望,想反随时都能反。

但要挑选一个能迅速重新整理防线,并且战功卓著,能独当一面的大将,还得与秦王一脉不相干,最好与太子关系良好,对于东宫来说,这样的人选并不多。

除了李善、李靖之外,李道宗、柴绍这两位宗室外戚也在备选之列,虽然都曾经在秦王麾下,但并不被视为秦王一脉,不过这两位都明哲保身,不会轻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