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叔母抚养,虽然也受疼爱,但毕竟不是父母,平日里话也不多。

偏偏苏母是个不安分的,这个不安分既是指她的心性,也是指她的嘴巴。

“阿郎此次大捷,陛下应该会有封赏吧?”

“尚不知晓。”苏定方简单的回答了句,放下碗筷,侧头看了眼妻子。

李氏知道的可比苏母多的太多了,先是命仆妇撤下饭菜,然后才温顺的退下,让这对母子叙话。

苏母有些不自在,“前些日子凌公登门,说起你被调回长安……凌公说是李怀仁请陛下调阿郎回京,难道是……”

“母亲一直认为,魏嗣王之所以名扬天下,皆是仰仗孩儿之能。”苏定方有些失望,“所以,母亲以为魏嗣王嫉贤妒能,不愿看到孩儿建功立业,所以才想方设法将孩儿调回长安。”

苏母的声音尖锐起来,“难道不是吗?”

“你西征吐谷浑立下大功,就因为出身李家门下,才没有得以封爵!”

苏定方平静的解释道:“西征吐谷浑立功未能封爵,是因为孩儿曾为义父复仇,斩杀唐将。”

“雁门大捷,若不是你生擒欲谷设,他李怀仁何能立功,结果他被列入宗室,册封郡王,而大郎你却一无所获!”

“册封郡王,另有内情,非母亲所想……”

苏定方解释了几句后不再说话了,任由苏母说下去……没有逻辑,全都是情绪。

一直到苏母说得口干舌燥了,苏定方才轻声道:“如今朝中夺嫡惨烈,人人避而远之,为何母亲非要孩儿掺和进去?”

苏母很奇怪的说:“太子乃是日后的陛下,难道不应该吗?”

苏定方有些后悔自己以往没有将这些事详细的说给母亲听,想了想起身将妻子李氏叫了过来,自己径直离去。

“阿家。”李氏行了一礼,“郎君吩咐,为阿家解说朝中局势。”

很长时间后,苏母脸色略有些惨白,“也就是说,未必是太子……”

李氏轻轻点头,“的确如此,故郎君与魏嗣王殿下均按兵不动,此为保全家族之计,但此次郎君大捷后被召回长安……”

犹豫了下,李氏补充道:“年初上香,记得当时太子妃也在寺中?”

苏母虽然蠢,但也听明白了,儿子突然被召回长安,自己要负一大半的责任。

明确

小院中,闲得无聊的李善又逗弄了几句,反正现在时间还早,而且苏定方已经回京,李渊应该不会再召见自己了……闲了下来的李善看见铜镜,又有点馋。

直到崔十一娘命令侍女将马鞭找出来,李善才逃之夭夭,去村子里转了一圈,好些村民亲卫都是昨日才回来,需要抚慰一二,一直到午后才骑马去了长安,昨天就约定了,今日去李宅拜访李客师。

李善进出李客师家次数太多了,两家熟悉到都不用通报,与门房笑谈了几句后,李善直接登门入户,正看见李客师在拎着李昭德在严加训斥。

“怀仁兄……”

“活该!”李善可不管,反而在那儿幸灾乐祸,“你非要跟着回长安,回了长安又不好好备考,最后落榜,难道不应该让伯父训斥几句?”

李昭德愤恨的盯着李善,“那胡饼铺子还是……”

“伯父,昭德现在天天在东西两市厮混。”李善直截了当的对李客师说:“不如把昭德送到原州去……正好与德谋兄做个伴嘛。”

李客师先是点点头,听到儿子的名字后不禁怔了怔,才再次点头道:“昭德总是要出仕的,跟着三郎学些也不错。”

李昭德面如土色,去原州与李楷作伴?

如果真的是去李楷作伴,肯定是说去百泉县啊,你们明显是要把我送到原州固原去,收复原州全境之后,张士贵已经将府衙迁回了固原,李乾佑这个原州长史自然也去了固原县。

“劝了你几次都不听!”李善嘿嘿道:“现在伯父下令,就由不得你了!”

李客师看了眼李善一眼,“怀仁放心,必送到原州去。”

将李昭德赶去书房后,李客师才叹道:“如今长安局势已然至此了吗?”

李客师在战场上性子有些油滑,算不上良将,但却是个聪明人,仅仅几句话就听出了李善的言外之意。

李善要将李昭德送去原州,还特地点出了李楷……这两个人都是李善还是无名无望时候就结交的好友,自然是不希望他们出任何的意外。

换句话说,现在的长安局势,已然是一触即发。

虽然都是世家子弟,而且还有个伯伯是代州总管,是哪一方夺嫡上位之后都要笼络的,但真到了关键时刻,刀枪无眼啊,纵观大唐历史,政治斗争极为惨烈,世家子弟也是一死一大把的。

“孝卿兄那边也劝了几次,但他有些固执。”李善揉了揉眉心,这些天他先后劝了好几次,但王仁表置之不理。

李客师迟疑了会儿,低声道:“三郎遣派人来报,原州刺史张士贵遣派精锐兵力入驻百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