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节(第2/3页)
章节报错
径直向长安进发,另一队在数十亲卫的护佑下向北行去。
如今的日月潭在长安周边已经是小有名气了,除了几样细水长流的产业之外,东山寺已经成为长安一景,就连蜿蜒从各家门口流过的水渠也因为独特的设计引人瞩目……呃,这个时代,其实岭南、江南的村落还没有这种构造。
那当然了,李善还是跟着老师飞刀时候在江南古镇见过几次……不过所谓的古镇,也就是明清时期建造的。
车队入了庄子,在村西头李宅外停下,得到通禀的朱氏一听就眉头大皱,不禁瞥了眼坐在对面的长孙氏。
早在李善还未名声鹊起的时候,李客师一家就和李善相熟,后者被召入军中征战山东,李客师还特地遣派亲卫护佑。
之后李善一跃而起为天下知,长孙氏为其做媒,李善也投桃报李,让初出仕的李楷在代州承担重任……如今在代州总管府之下,李楷的分量相当的重。
原本李善只是微末之身,都是朱氏登门拜会,但如今册封郡王,长孙氏也经常来日月潭与朱氏叙谈。
长孙氏知道朱氏担心什么,低声道:“怀仁不至于此。”
“还未离京就嘱咐了,都两个月才送回来。”朱氏有点心神不宁,疾步走出屋子。
长孙氏想了想没跟出去,的确啊,两个月才送回来……别是发现有了身孕才送回来吧?
之前觉得无望与清河崔氏联姻,而李善又几次断言暂时不定亲,所以朱氏才会将周氏、小蛮送去代州,指望能诞下子嗣。
但如今……弄瓦还好说,如果弄出个庶长子,崔信只怕要大怒。
朱氏曾经听儿子私下提及,崔信极为宠溺女儿。
不多时,朱氏就回来了,笑着摇摇头,“还算他知理,大郎遣派亲卫护送西河郡公回朝,顺道一并送来。”
“西河郡公回朝了?”长孙氏笑道:“此去代州两月,据说朝中议论纷纷。”
嗯,的确议论纷纷,但并不是因为温彦博,而是因为顾集镇……凌敬私下就和朱氏提及,无论在哪儿,怀仁都能平地卷起三层浪。
雁门关大捷,是李唐在改旗易帜后,在塞外与突厥的第一战。
筹建顾集镇,也是在改旗易帜后第一次在塞外建立据点。
显然,才册封郡王不久的李善展示了锐利的锋芒,但这符不附和如今朝中的主流……不太好说,有御史在早朝弹劾李善试图挑衅突厥,引起大战,但也有朝臣维护……如今朔州归属大唐,李善择地建寨,难道也有错?
圣人李渊对此不置可否,显然,至少要等温彦博回朝才能知晓虚实……虽然李渊早就从密信中得知李善的全盘打算。
如今的李渊和原时空的李渊是不同的,历史上武德六年、武德七年,苑君璋依旧依附突厥,颉利可汗肆意攻打河东,甚至在武德七年主力攻陷雁门关,盘桓于忻州不走了,不停的袭击太原府甚至晋州,闹的李渊不得不让李世民出手。
但人家颉利可汗在盘桓忻州的同时,遣派偏师从灵州南下,一路攻破原州、陇州,连营南下,关中大震,李世民在河东那边打了几场,又匆匆忙忙跑到关内来……换句话说,在洛水大捷之后被闲置的李世民,在武德七年的时候是掌控了关内兵权的。
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再加上突厥势大,李渊在裴寂、太子李建成的怂恿下准备迁都。
但这一世已经不同了,李善提前挑起了突厥的内乱,整顿兵备,坚守雁门关,最重要的是逼降了苑君璋……使突厥失去了攻城拔寨最有经验、能力的一支偏师。
武德六年、武德七年,马邑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几场大战都在塞外发生,除了江夏郡公李高迁的败北之外,数场大捷让李渊大喜,也让李渊有了信心。
所以,当李渊在两仪殿召见温彦博的时候,第一句话问的不是签订盟约,而是朔州局势。
“二月末,邯郸王清洗马邑驻军,芮国公旧部散于代州、忻州,或屯田,或遣散,或与唐军混编,只留下千余骑兵辅佐宜阳县公。”
温彦博口齿清晰的将马邑的局势介绍的清清楚楚,“突厥大举来犯,不敢言马邑不失,但如今上下一心,必能久守。”
顿了顿,温彦博补充道:“再有顾集镇、雁门关成掎角之势,除非突厥举国来犯,否则难以破之。”
看了一眼旁边的起居郎,李渊微微颔首,他自然听得懂温彦博这句话的意思,已经和突利可汗签订盟约,那突厥就不可能举国来犯。
沉吟片刻后,李渊侧头吩咐,“召宰辅、大郎、二郎、三郎。”
关于朔州新建寨堡,李渊是需要表达一个态度的……至少是支持,还是反对,是默许,还是排斥,这决定着李唐对突厥的态度,以及李唐和突厥开战的急缓。
朝中议事(下)
两仪殿内,气氛有些许古怪。
唐初按制,只有三省六部的长官才有资格被称为宰辅,中书省的两位中书令杨恭仁、封伦,门下省的两位侍中裴世矩、陈叔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