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村暴富日常[九零] 第176(第1/3页)
章节报错
测出来的风水宝地,别人家也想要。
陈今看时间差不多,进去祠堂里头把大橘抱出来,和文豪叔说了一声,然后开车去南城区郊区的饭店里吃饭。
店里没什么人,店老板和另外一桌的客人在唉声叹气,说附近郊区的工厂撤了一半多,眼看着剩下的也要撤走,他们店里的生意是一天不如一天,再这么下去,就要关门大吉了。
“桥西村要拆迁,他们那又是建小区又是建商场的,以后人都往那头去了?唉……”
那桌的客人就道:“你们这总归是离市区更近,怎么也不可能跳过你们都去那里发展,工厂搬走了,也还会有别的安排吧?”
“倒是有传,说要把这里的地给拍卖出去,以后要建楼房。桥西村那靠着科技园工业
园,我们这靠着什么啊?一个水果批发市场?还有人说,这一片要搞别的,兴许是建个更大的市场,还有人说拆到我们这儿来……消息传来传去没个准。”
陈今一边呲溜着面条,一边竖着耳朵听人家聊天,觉得还挺有意思。各处来的小道消息都汇起来,传来传去,兴许就有人摸到了其中的真消息,然后借着机会搞个大的。
不过,这家店的生意不行,未必都是附近工厂撤了大半导致的。他们家的面条做得是真难吃,这个汤味道也不对。
虽然说这两年手里有钱了,她日子也过得好了,在吃饭上经常找好吃的犒劳自己。但她也不是挑食的人,外头几十年老店招牌能吃,学校普普通通的食堂饭菜也能吃。
所以,她觉得这家店的面条做得不行并不是她挑,纯粹就是难吃。
大橘的那份,吃两口就不吃了。她家大橘也不挑食呢。
嗐,还想着把自己的面条扒拉给大橘吃都不成。
反正钱也付了,趁老板和客人在聊天没注意到她这儿,陈今抱起大橘快步出门离去。
浪费粮食,有点不好意思。
一上车,陈今就叭叭开了,“做得难吃,还不能说,唉。到底是谁倒霉啊?”但自己就一个人,为了几块钱的一碗面要个说法?算了,当花钱买个经验了。
下次见到饭点时间客还少的店,要谨慎进去,大概率不太好吃。
又拐回桥西村,这次她一进村就看到了站在院门口抽烟的刘老头,车子没开快,她还能听到老刘家里吵闹的声音。这些人,可真是够能闹腾的。
看刘老头现在这个样,也挺愁的。
刘阳捧着个大海碗蹲在他家门口吃饭,见陈今开车过来,还招呼她到家里吃饭。
陈今哪敢啊?!她现在满脑子全是“饭菜里掺敌敌畏”。
等她回去,得和周大婶说一说,估计就连周大婶也没听过这么离谱的。真的,太恶毒了。
下午开会倒是早,才一点半,村里的喇叭就响起来了,叫人到祠堂里集合开会。
一直到两点,拖拖拉拉的,人终于到齐了。
下午来开会的领导,里头还有拆迁办的江主任。看到江主任,陈今就觉得格外的亲切。
领导们来开会,底下的人给面子多了,不像村长刘满堂在上头讲话的时候,他说一句,底下有十句等着。
说来说去,还是因为村里头心不齐,不姓刘的未必就会服他。就连同是姓刘的,都不一定服。
刘满堂家拆迁要的是房子,估计以后还得继续留在这“村里”继续当村长。
陈今坐在后面神游天际,哈欠一个接一个。然后,她就发现,旁边的人陆陆续续地也开始打哈欠……这还能被传染?
上头讲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讲完了大道理,村长问大家有什么疑问。这些人在底下嘀嘀咕咕的,意见不少,但是就没一个举手说出来的。
陈今翻了个白眼:有意见又不说,待会人家拍板做决定了,他们又各种幺蛾子冒出来。
她旁边这位叔就不少意见,和后面的人说着说着,都说到了村干部是不是收好处贪污去了,不然怎么会那么积极地促成这事?又举例说村里拆迁,村干部就从开发商那拿到好处。
这可把陈今的好奇心给勾起来了,转头过去搭话,“什么好处啊?”
“……”旁边的人本来想说的,但一看是她,又闭上了嘴巴。
陈今皱眉,“你这什么意思?你说了出来,我又不会说出去。我和村里的人又不熟,怕什么?说啊,到底是什么好处,怎么就他们有,我们都没有呢?”
这话说到旁边这位叔的心坎上了,是啊!凭什么就他们有,其他人都没有呢?大家都是一样的拆迁!
于是,就开始了,“小区外头会有两排的商铺,优先村干部购买,还是按照低价卖的,一个村干部限一个铺面。你说,这不是拿好处是什么?凭什么就他们有?难道我们买不起?几十万的车我都买了,我也想买个商铺……”
居然还有这样的呢?!
陈今听过就过了,她没打算在这里买商铺。
就在村长说“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