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郑成功看起来比他年轻了太多,但已经是和他一个层次的战神级帝王了:“祝你此去一帆风顺,早日打下胡虏,光复河山。”

郑成功想到,刘裕现在也在北伐抗击胡族,当即拱了拱手:“祝宋武陛下同样一路大捷。”

他挂断通话后,见李定国坐在一边画战略地图,等会准备拿去给众将讲解,室内并无他人。

他忽然想起一事,就问:“宁宇,那个永历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不信他真的战死了。”

李定国笔锋一顿,将自己如何逼永历写诏书、又如何杀死永历之事,原原本本告诉了他。

郑成功一瞬间惊怒交加:“你疯了不成,亲自动手?永历又不是单骑难逃,他能从广东一直到湖湘,暗中必有人接应,更别提沿途多少清兵眼线,这些人都是目击者,一旦弑帝之事被揭发出来,你让我怎么做才能保住你?”

李定国居然笑了笑,宽慰他道:“想开点,指不定我根本活不到秋后算账的年纪,直接就战死了呢。”

郑成功一点也不觉得好笑,冷冷地看着他,紧抿着唇,慢慢渗出了一丝血色。

“森森,莫要如此”,李定国叹了口气,“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唯愿以此身血与骨,为君铺就帝王路。

……

清廷,顺治帝虽然看不到天幕,却叫了几个汉人来复述给他听。

汉人们不断汇报:

“郑延平赢了!”

“郑延平又赢了!”

“郑延平带着新宋横跨三洲,扫灭蒙古了!”

“郑延平收获一大堆奖励,登基了,还拥有了一支装备精良的大军!”

顺治帝:???

天呐,这么凶,还让不让人活了。

他慌得六神无主,准备连夜跑路。

如果换做别人的话,他可能还打算割地赔款、低声下气地赔罪一下,就此了事。

毕竟,当年李定国两蹶名王的时候,他就想过要割让七个省保命。

但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郑成功根本不可能放过他!

郑成功全家都死在清人手中,父皇被万箭穿心,母亲被侮辱后自缢,祖坟被挖,这是一笔又一笔的血债,只能用鲜血来偿还!

别耽搁了,赶紧跑路吧。

就在顺治帝准备收拾包袱溜走时,五省督师洪承畴、一位对大清「忠心耿耿」的汉人告诉他:“圣上勿忧,臣有一计,可除去郑氏伪帝,令南明郑、李二贼反目。”

顺治帝欲哭无泪。

淦, 南明大军马上就要打过来了,朕只想赶紧跑路,你莫挨老子!

但洪承畴死死拉住了他的衣袖:“陛下莫慌, 只需依臣此计,定可立除郑、李二贼。”

顺治帝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说!”

别再耽搁了,说完赶紧放他走!

洪承畴作为清军入关之后, 最早投降的一批大汉奸, 对如何坑杀汉人同胞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

此人曾是大明兵部尚书,靠镇压农民军起家, 打汉人非常在行, 一遇上后金军队就当场歇菜,松锦之战大败。

这是一个忠臣义士辈出的年代, 大家都在等着他死战殉国,就连赞颂的牌匾都准备好了,谁知他跪得还挺快,转头就降了清,一路青云直上。

此刻, 洪承畴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郑氏伪帝进入崖山参赛, 投影在整个南明政权,声威大震, 兵锋一起, 所到之处无不膺服。”

“此等天幕降世之神迹,前所未有,致使我朝君心沦丧,毫无战斗意志, 已有数城主动开城投降。”

顺治心想, 你怕不是智障, 这谁不知道啊。

他转身欲走,洪承畴紧紧抓住他,大声道:“要想击碎郑延平的神话,唯有彻底否决他登基的合法性!”

“当立时昭告天下,南明隆武伪帝、唐王朱聿键,乃是旁支谋夺大统,大逆不道,唯有已死的永历帝才是正统!”

既然隆武帝本身都得位不正了,作为其养子的郑成功,名分上自然是更加立不住。

再加上永历帝死得不清不楚,这不是给洪承畴留下了充分发挥空间?

洪承畴精神振作,当即就头脑风暴,编了一个“大将军手握兵权排除异己,只手遮天废帝自立篡权登基”的故事。

反正就是,什么罪名都往郑成功身上扣,立志要将对方打造成当世第一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荒谬人设。

“你确定可以?”

顺治帝将信将疑,打算让他先试试,不行的话,晚点再跑路吧。

中原如此繁华,可比苦寒的关外女真祖地待得舒服多了。

洪承畴信心十足:“陛下放心!”

南明人最擅长的就是内斗。

当年先一个南京太子案,又一个唐王鲁王混战,再一个永历远击绍武,结果让清兵趁虚而入。这群人为了争正统打来打去,脑花子都打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