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医[六零] 第311(第2/3页)
章节报错
后还要洒发酵好的乳酸菌,帮助青贮物料充分发酵,不长霉不腐烂。
就这样一层又一层,青贮窖里的物料越堆越多,窖里踩踏的青年少年也越来越高,直到青贮物料已彻底与地面平行。
“发酵过程中草料会下沉,再堆高点。”林雪君看着大家将物料堆得高出地面,这才压上木盖板,四周围上木板,压上厚密的被子毡子,使窖内不透气,最后再压重石头,埋盖厚土。
忙活完,大家仍很兴奋,于是只休息一会儿便又去做第二窖。
如此这般,大家采集、切剁、发酵乳酸菌、撒料装窖、盖草封土,忙活了半个月才将四个窖装满。
装窖后还要等物料发酵下陷后继续装填,几次之后窖内物料高度差不多稳定后,就可以彻底封盖了。
窖顶会被层层叠叠封好几层,不仅让它不透气,同时也保证了入冬后它不会受冻。
最后青贮窖上方被土盖成了个馒头形状,大家用锹将之拍得平平整整,做成全生产队最漂亮的四个等高小山。
辛苦半个月的社员们开开心心大吃了一顿,又在星空下围着四个馒头山跳舞唱歌。
林雪君抚摸着趁夜归家的巴雅尔的牛角,初见时它还是第一次当妈妈的年轻小母牛,如今却已是生过3胎的可靠资深大姐头了。
“巴雅尔,等到了冬天,咱们也有绿色的草料吃,还是酸酸的有营养的美味。”她的手顺着巴雅尔大大的脑袋向后摸至它高高平平的背,掌心感受到力的回馈,它的毛发厚厚的、滑滑的,还有恰到好处的温度留在掌心。
靠在它身体上,林雪君幸福地听它稳健有力的心跳。
站在远处山坡上的妇女忍不住朝林雪君招手,大喊:“林同志,过来嗑瓜子吃苹果啊。”
“好。”对了,她今年还收到了比往年多好几倍的苹果!
转回屋从侧卧地库里捡了一大兜子苹果,到院子里分给所有大动物们,欣赏过它们幸福地咔嚓咔嚓,这才出院子跑上山。
赵得胜等男同志正坐在倒放的圆木上聊天,穆俊卿想站起身去抓一把瓜子,脚上用劲儿一蹬,人没站起来,屁股底下的圆木却动了。
呼啦啦一阵惊呼,坐在圆木上的所有男人都倒了——人仰马翻,乱成一团。
待大家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又是阵阵笑声此起彼伏。
“哈哈哈……”
“哈哈哈哈……”
大队长笑了一会儿转回头,见林雪君也抱着膀大笑,忍不住走到她身边,低声说:
“今年冬天,我们的牛羊可有口福了。”
“希望能一次就成功。”林雪君又忽然有些忐忑。
“会成功的。”大队长拍拍她肩膀。
第一次,他们竟开始期待冬天。
冬日奇迹
这草是哪里来的?冬天怎么可能有青草?
深秋总是各个生产队最热闹也最忙碌的季节, 要为接下来漫长的冬天储备人类和牲畜的食物,要给牲畜做体检,统计出栏数量, 再运到场部或等场部的车队来接畜。
秋高气爽的美好, 总是来不及细细领略便已如划过天际的鹰一般消失无踪。
再回神时,已入冬了。
潮湿的玻璃窗在夜晚迅速结上冰晶,如果有人坐在窗口盯着看,会瞧见大自然绘制冰花的整个过程。
若人类缩小一百倍,站在窗台上仰望冰花的凝结, 一定会赞叹这是神迹吧, 那该是多么壮观。
清晨起早为生计忙忙碌碌的人常常没有欣赏冬天造物的心境, 便让这些可爱的细小礼物又于正午时分悄然消逝。
下第一场雪时, 林雪君杀了3只鸡。
一只分成几份, 一小份生肉切碎放在房屋顶的采食板上给海东青飞白,其他炖汤, 等分给沃勒它们。
另外两只送去大食堂,请王建国按照她的做法烹饪成炸鸡。
王建国将她提议的各种各样烹饪方法记录成了一小本菜谱,66年出版的《大众菜谱》收录了经济实惠的大众菜肴264种, 封面简单, 内容称不上丰富,却也一再重印, 仅靠一己之力确立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以美食图书为基础的生活图书强社的地位。
是以他也将林雪君和大家提出的各色菜谱整理成文稿形式,经大家同意投递给了出版社。如果能出版,无论是收到书籍、邮票,还是其他物资做稿费, 对他个人以及生产队来说都是额外的馈赠。
这一次林雪君提出的做法又更神奇, 鸡肉腌制后包淀粉、面粉、鸡蛋清包裹, 油炸一次再复炸,已经如此美味了居然还没结束。
她还写了个调酱汁的秘法:
“将这个酱汁调配方法泄露出来,可是违背祖宗的决定,请王同志一定好好调配,我们也一定超认真品尝。”
王建国看了眼单子,调料配方里居然还有珍贵的野蜂蜜和芥末——都是林雪君才有的珍贵佐料,她也掏出这些压箱底的宝贝送到了他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