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鸢没有自证。

清白二字,向来难证。

女学的先生教她们身为女子,要有一双含羞的眼,一把莺燕细嗓。

她目光一刻不移地盯着王道林,震声道:“王道林,无牃上任,借职责之便,私自减免自家农田赋税,买卖解试试题,辱蔑律法公道,请州府明察。”

王道林不知赵鸢何时掌握了自家漏税一事,他此时脑子转的奇快,立马意识到司徒临走前,将整顿农田一事全权交给了李凭云,所以,幕后之人是李凭云。

可惜,这次王道林猜错了。

李凭云是有他包庇家族的证据,但他不会把这些证据交给赵鸢。

赵鸢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她猜到以王道林的人品,必然会干出这一桩事。

于是她当着百姓的面,先提起他以权谋私的事——对寻常百姓来说,一生无非劳作、纳税、劳作、纳税如此往复。

这一句足以将矛盾转移至王道林的身上。

王道林立即气急败坏,回骂道:“你就是李凭云的一条母狗,他让你往东你不敢往西,我真可怜你,注定只有竖起尾巴向他摇尾乞怜的命。”

这个时代的人们普遍有种误解,认为名门所出的大家闺秀说一定是温言细语的。

其实不然,温言细语只是平日里的习惯。

细说起来,大家闺秀平时脚不沾地,手不劳作,各种补品供养着,体内了巨大的能量,一旦放开嗓子,能够达到溃耳欲聋的效果。

赵鸢此时便用这样的音量和气势对王道林说道——

“尔之竖子,我容你再三你不知悔改,从今往后,再有人敢造谣本官清白,以恶狗相论!”

此言一出,赵鸢便是彻底抛下了旁人目光。

她走在一条无人走过的路上,是也罢,非也罢,荣耀也罢,诋毁也罢,全成了其它人的事。

而她能做,是全力以赴捍卫她的选择。

一时间,整个太和县雅雀无声,唯有几只麻雀不知深浅地叫闹着。

威逼利诱1 (一更)

王道林被带走的第二天,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降临到赵鸢身上。

司徒被抓,李凭云被革,王道林被抓太和县就剩她一个县官了,于是她成了实际上和名义上的一把手。

州府管着县府,州府的刺史有小范围的官员任免权,田早河害怕太和没有县令乱了套,便小小行使了一下自己的正当权力——委任赵鸢为太和代县令。

赵鸢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招兵买马,补充衙役,让衙门有个衙门的样子。

六子嘲笑:“赵大人,你这就是花架子,以前李大人在的时候,整个县就我俩办事的人,也能把太和治得井井有条。”

赵鸢指出他话中的错误:“那是因为从前司徒县令懒政,百姓伸不起冤,让你误以为职务轻松。”

她说的没错,从前衙门事少,是因为百姓不敢伸冤。

衙役虽是苦差,但却威风,不过两天,就新招了十几个衙役。这可苦了六子,得一个一个教他们规矩。

没人生来爱干活,六子不禁开始琢磨寻个机会溜了。

他们当盗贼的,基本素养要做到来无影去无踪。于是趁着夜黑风高,六子朝着太和县衙挥一挥大手,道:“永别了,安乐窝。”

他丢掉衙役六子身份,回归大盗江淮海,遁入夜色。

到了故地城郭,对着凄冷的城墙,回忆却顺其自然地涌上心头。

三年前正是在此地,他救下了奄奄一息的李凭云。

李凭云初来乍道,境遇不比赵鸢好。陇右俨然是一个以晋王和世族组成的专断集团,朝廷派来的官,大多只有一种下场——在上任途中凭空消失。

李凭云非但从晋王的加害中活了下来,还将其哄得团团转。

各行各业的翘楚多少都有些傲气,不愿服人,那年亡命天涯的大盗江淮海遇到了命悬一线的新科状元郎李凭云,发现对方身上有自己所没有的特质,若问那特质是什么?

江淮海想,那是一种常人少有的格局。

李凭云作人的时候很少,但六子佩服他。江湖人重离别,他不能不告而别,于是又跑去了真红楼和李凭云告别。

真红楼正是热闹时,六子在另一栋楼的阁楼找到了李凭云。

相处这么久,六子也发现了他身上有一些明显的坏习惯。他不喜欢灯火环绕,哪怕读书看字,也只留一盏灯。

“嘿,李大人,勤学苦读呢我呢,来也没啥大事,就是跟你说一声,我要走了。”

李凭云放下书,也不问他要去何处,为何走,直接道:“回衙门去,别让赵大人发现了。”

“好你个李凭云,你就不问小爷我为啥要走?”

“这还用问么。”

“算你行。”

六子放下包裹,坐到高阁的栏杆上,身体向后仰去,上半身悬在夜空里,自由自在。

“李大人,不是我非要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