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云初非常的担心,再有一个月,辽东将进入雨季,这对一心将火药当做最后杀手锏的李绩来说非常的不利。

但是,看李绩似乎并不怎么着急进攻高句丽,也不知道这个老家伙打的什么主意。

有杨景跟王家三兄弟在,盖牟城的人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少。

不仅仅是城里的人口在减少,就连城外那些藏起来的人口也在渐渐地消亡。

这段时间里,最忙的就是杨景跟王氏三兄弟,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弄得,总能从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抓来一些人,再运往河北道。

等云初再一次接到军令,前往海边的卑沙城协助高侃夺城的时候,盖牟城方圆百里之内,除过城里的云初部军队之外,已经见不到任何人烟了。

给乌云镶上金边

贞观十九年的时候,平襄道大总管,郧国公张亮曾经率领水师,从大黑山背后发起突袭,攻破卑沙城,俘虏了卑沙城守将以下八千余人。

只不过,等太宗皇帝从辽东回来之后,就把张亮给杀了,罪名是——谋反。

云初曾经跟狄仁杰,温柔谈论凌烟阁二十四位得失的时候,三人都感到非常奇怪。

因为,以张亮那点本事,谋太宗皇帝的反,基本上就是寿星爷上吊,是活得不耐烦了。

三人曾经翻遍贞观二十年的文书,最后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发现,张亮真正的死因是自己找死。

一个大臣,还是动不动就领兵出征的大臣,脑子坏掉了才会收五百个干儿子,而且,这五百个干儿子绝大多数还是军中悍将,或者悍卒。

最要命的是,这个人还非常的崇信江湖术士的话,家中常年供养着两个著名的术士。

如果这两个术士有一天发出谶语说,他张亮一定能当上皇帝,这个脑子不够的人说不定会信,继而起兵造反。

毕竟,人家有五百个强悍的干儿子不是吗?

农夫出身,没读过几本书的张亮或许认为多子多福,可是,饱读诗书的太宗皇帝可能跟他的认识有差别。

云初三人从中得出一个道理,跟上官保持一个类似的思想观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样的话,就不容易被人家砍头。

卑沙城距离海边不足二十里,一座城就能控制住附近丰饶的海湾。

拔除卑沙城之后,大唐水师将再无后顾之忧。

只是云初不太明白,平庸的张亮都能轻易攻克的卑沙城,怎么到了更加高明的高侃这里就拿不下来。

从盖牟城到卑沙城差不多有九百里的路途,中间还有高句丽的两座城池,建安城,与银城。

不算作战时间,云初全军出发走到卑沙城至少需要十三天,如果高侃在十三天时间里都拿不下一个卑沙城,云初有些看不起高侃。

温柔觉得其中必定有古怪。

自从大军进入辽东以来,所有军将的行动都在李绩的指挥之下,行军之前他就严厉的警告过所有人,不得自作主张。

此时靠近卑沙城的唐军,云初部绝对不是最近的一支,为何一定要派他去卑沙城呢?

云初全军去卑沙城,必定还有其它的用处。

所以,云初跟温柔两人在行军的路上,就再一次依旧记忆重新研究了一遍张亮攻克卑沙城的经历。

结果,讨论了两天,都没有任何结果,只好走一步看一步。

九百里路,军司马给了十五天的时间,而且是严令,所以,即便是天上开始下雨了,云初部依旧需要在雨中行军,一刻都不敢耽搁。

杨景以及王氏三兄弟似乎认准了云初,在他们把盖牟城的人弄空之后,就带着数量达到两千人的奴兵,继续跟着云初部,他们认为,去了卑沙城,说不定还会有更大的收获。

其实,这支奴兵军队,早就演变成了捕奴团。

首领杨景最初可能有为父亲杨万春报仇的想法,贩卖奴隶的时间长了之后,好人的良心都会慢慢的变成黑色,更不要说杨景这种本来就黑心的人。

所以,如今捕奴的过程对他来说早就变成了一个赚钱的过程,跟他为父报仇这事一点都不占边。

云初的军队在雨中行军的时候,身上还有万年县早就准备好的桐油防水布可以避雨。

那些奴兵们就很凄惨了,冒着大雨深一脚浅一脚的跟在云初军的后边,艰难的向卑沙城进军。

事实证明,杨景跟王家三兄弟是有先见之明的,当云初准备趁着大雨攻克拦路虎高句丽建安城的时候,杨景跟王家三兄弟就主动请缨,愿意以高句丽人的身份混进建安城,为大军打开城门。

这种事情云初跟温柔自然不好拒绝。

于是,就带着大军藏身于靠近建安城的山坳里,只要城门大开,钟馗就带着前锋人马冲进去,控制全城。

此时的辽东大地,地广人稀不说,还豺狼虎豹横行,人们往往会构建高墙来防备猛兽的袭击。

云初觉得自己率军来到建安城,应该是一件非常突然地事情,加